2022-05-11 09:54:00 来源:网络 阅读量:12513
新冠肺炎的疫苗是如何“升级”的
张堪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新冠肺炎自出现以来一直在变化,这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对于新冠肺炎病毒,新冠肺炎的各种疫苗升级研究已经全面展开。
5月1日,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奥米克隆变异新冠肺炎灭活疫苗序贯免疫临床研究在浙江杭州正式启动。志愿者经相关检测、知情同意、基本体检、采血后,在舒兰医院接种新冠肺炎灭活疫苗。这是世界上首个针对奥米克隆株的新冠肺炎灭活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
1病毒变异,疫苗也可以变。
疫苗研发无论有多少技术路线,都需要用新冠肺炎作为抗原,有的用灭活的新冠肺炎作为抗原,有的用新冠肺炎的一部分,比如外壳和包膜的一部分,或者特殊部分的一部分,比如新冠状病毒刺突蛋白上的几十个受体结合域作为抗原。
刺突蛋白是新冠肺炎与人体细胞结合的重要结构。刺突蛋白基因突变不仅会改变病毒的传染性、致病性和毒性,还会导致机体免疫反应的变化,如中和抗体的增多或减少。
目前,新冠肺炎的变异主要是由于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的多种变化。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新冠肺炎疫情的主要病原体是Omicron突变株BA.2的分支,它有50多个氨基酸突变,其中29个存在于刺突蛋白中。
疫苗研究以病毒和病毒的某些成分为抗原。如果病毒发生了变化,就要以变化后的病毒为原。这样的疫苗接种后,可以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变异的病毒,产生足够的中和抗体,阻止病毒侵入人体细胞。
当病毒变异时,只有把灭活的全病毒作为抗原,或者把刺突蛋白中变异的氨基酸作为抗原,才能研制出疫苗。这种情况有点像每年的流感疫苗。因为流感病毒包膜上的主要抗原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发生了变化,这两种抗原的组合有几十种,所以每年都要根据流感病毒的变化重新研制疫苗。未来,多变的新冠肺炎将促使人们频繁研发不同的疫苗,以应对变异病毒引发的疫情。
2奥地利疫苗在中国研发的技术路线
疫苗总是以新冠肺炎原始毒株为抗原开发的。因此,旧疫苗可统称为1.0版,以变异病毒为抗原研制的新疫苗可统称为2.0版。
新冠肺炎有许多变异病毒,现在感染和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奥米克隆变异体。因此,以奥米克隆突变体为抗原研制的疫苗,即奥疫苗,成为了新型疫苗的代表。
疫苗的五种技术路线可以生产不同的疫苗。1.0版本有这五类疫苗,即将推出的2.0版本也会有这五类疫苗。分别是: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
我国过去是以新冠肺炎的原毒株为抗原研制疫苗,最常生产的是灭活疫苗,包括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的灭活疫苗和北京科兴中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灭活疫苗,分别简称为国药疫苗和科兴疫苗。目前国内研制的2.0新疫苗奥地利株疫苗主要是灭活疫苗,即以灭活的奥米克隆病毒为抗原。
4月26日,国家医药产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科兴控股生物和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基于奥米克隆株研制的新冠肺炎灭活疫苗进入临床研究,以评价新冠肺炎株疫苗在不同人群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这是世界上首个批准临床使用的奥米克隆株灭活疫苗。
一种疫苗经过动物试验后,必须经过人体1-3期临床试验,才能被正式批准用于疾病预防和治疗。前期动物试验结果表明,科兴奥米克隆株灭活疫苗安全有效。同时,国药中国生物利用新建的P3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完成了奥地利毒株的筛选、传代和扩增,建立了三级病毒种子库,完成了工艺验证、规模化产品制备、质量标准研究、动物体内安全性评价和免疫原性研究。结果表明,奥地利株新冠肺炎灭活疫苗产生了针对奥地利株及各种变异株的高效价中和抗体。
获得批准后,中国生物公司和科兴公司将在已完成2剂或3剂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的18岁及以上人群中进行随机、双盲、队列研究,以评估奥米克隆变异新冠肺炎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同时,中国2.0新疫苗奥地利株疫苗研发中也有重组蛋白疫苗路线。重组蛋白新冠肺炎疫苗是对奥米克隆突变株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的天然结构特征进行生物学分析和计算,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重组病毒抗原蛋白,可作为抗原生产疫苗。接种后可诱导机体产生抗Omicron突变株的中和抗体,阻断病毒与人体细胞的结合。我国研发的2.0重组蛋白疫苗是在第一代重组新冠肺炎疫苗基础上,通过计算分析奥米克隆流行毒株突变位点和免疫逃逸能力的进化规律,设计研发的第二代广谱新冠肺炎疫苗。
4月26日,国家医药产品监督管理局,中国还批准国药生物技术研究院/新型疫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发的奥地利株重组新冠肺炎疫苗进行临床试验。因此,中国有三个版本的奥疫苗2.0版本,包括两个灭活疫苗和一个重组疫苗。
针对不同变种的新疫苗正在开发中。
新冠肺炎的突变株不仅仅是Omicron中的一个毒株,在未来的2.0版本中也有针对不同毒株的多种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在新冠肺炎的进化技术咨询小组将变异病毒分为三类:关注变异、关注变异和严重后果变异。目前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严重后果变异体尚未出现,需要监测的关注变异体有5个,分别是:2020年12月在英国发现的alpha变异体;2020年12月在南非发现β突变体;2021年1月在巴西发现伽马突变体;2020年底在印度发现的Delta变体;2021年底在非洲南部发现奥米克隆突变体。
早在德尔塔变异流行的2021年,当年9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从广东、上海、北京输入的临床样本中成功分离出多株德尔塔毒株。经过连续三代的克隆纯化,初步完成了疫苗株的筛选鉴定和三级种子库的建立,为从实验室到生产车间的规模化生产做好了准备。
后来疫情突变,奥米克隆成为传播速度更快、覆盖区域更多的主要变异体,造成全球疫情。于是,2.0疫苗的研发重心转移到了奥氏疫苗,德尔塔疫苗按下了暂停键。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不会研究其他变种的新疫苗。中国各疫苗研发单位还开展了针对新冠肺炎不同毒株的广谱或多价重组蛋白疫苗的研究,以及针对β毒株和δ毒株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的研发。一些科研单位完成了动物药效和安全性实验。
其实这些努力都是在为未来做准备。一旦新冠肺炎毒株从奥米克隆转移到其他毒株,或者产生新的毒株,我们也可以做好准备,迅速启动针对不同毒株的新疫苗研究,进行规模化生产。
其他国家也在开发新疫苗。
世界其他国家也在研发针对新冠肺炎株的新型2.0疫苗,其中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研发的2.0新冠肺炎疫苗已经进行了3期临床试验。
这种疫苗名为GPB510,是一种蛋白质分子疫苗。它是由病原体的蛋白质、多糖或肽等一些抗原制成的疫苗,实际上可以归为重组蛋白疫苗。
根据作用机制和研发路线,GPB510由蛋白质纳米颗粒组成,这是一种具有60个新冠肺炎刺突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的微小蛋白质球。这种蛋白质纳米分子疫苗在2020年底进入研发状态。动物实验表明,纳米颗粒疫苗在低剂量下就能产生高水平的病毒中和抗体,后者能产生免疫刺激和针对冠状病毒刺突蛋白多个不同位点的抗体,因此对新冠肺炎突变体具有抗性。
GPB510疫苗可以刺激新冠肺炎突变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原理是这种疫苗利用了新冠肺炎的多种抗原成分,即刺突蛋白上的几十个受体结合域。新冠肺炎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的这些蛋白质分子可以刺激体内的免疫细胞产生中和抗体,同时记住这些突变分子。因此,接种疫苗后,身体的免疫系统可以识别新冠肺炎变种并产生抗体。
今年4月25日,通过对4037名18岁以上成年人的多国III期临床试验,并比较牛津/阿斯利康疫苗Vaxzevria的效果(研究方法:一组给予GPB510,对照组给予Vaxzevria两次,间隔4周),发现GPB510产生的保护性抗体水平高于Vaxzevria。
阅读延伸
新疫苗正在研制中。旧疫苗还管用吗?
新的研究表明,尽管新冠肺炎发生了变异,旧的疫苗仍然有效。2022年1月4日,以色列启动了针对高危人群的新冠肺炎疫苗第四次接种计划,包括6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免疫缺陷者。注射的疫苗是辉瑞BN162b2疫苗。
4月13日,以色列研究人员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关于第四剂疫苗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奥米克隆疫情期间,接受第四剂新冠肺炎疫苗(旧疫苗)的人,抵抗病毒的能力明显强于只接受三剂疫苗的同龄人。
这项研究的数据来自2022年1月3日至2月18日的258,994名接种者。研究人员在接受四次注射的两组人和只接受三次注射的两组人之间进行了各种比较。两组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72岁。
与只接种三剂疫苗的人相比,接种第四剂疫苗的老年人有以下好处。接种后7-30天:新冠肺炎阳性率下降45%;症状性感染比例下降55%;新冠肺炎的相关住院率下降了68%;重症率下降62%;新冠肺炎的相关死亡率下降了74%。
接种后14天至30天期间:新冠肺炎阳性率下降52%;症状性感染比例下降61%;新冠肺炎相关住院概率下降72%;重症率下降64%;与新冠肺炎相关的死亡率下降了76%。
但有研究表明,旧疫苗1.0版本的第四种疫苗对奥米克隆变异体引起的感染和发病并没有太大的预防作用。3月17日,谢巴医疗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600名志愿者中有270人接种了第四剂辉瑞/马德纳疫苗,但效果并不明显。接种第四剂疫苗的人,其抗体水平和中和抗体水平并不比第三剂后一个月测得的高,但基本相同。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需要做的是打好第三针。我国疫苗接种覆盖率在90%以上,全程接种率在87%以上,但第三次加强免疫接种率应进一步提高。因此,在等待新冠肺炎疫苗2.0版本期间,最好继续接种第三种旧疫苗,这种疫苗可以保护人们,至少可以降低发病率、重症和死亡率。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上一篇:下一个5年,生物经济会是风口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